信息技术笔记:日期格式化

1. 前言 因为Obisidian这个软件计时采用YYYY-MM dd HH:mm:ss格式的日期而Hugo不怎么能识别这种日期格式,所以我把日期格式化的相关知识写下来以备日后使用。 以下内容涵盖99%的计算机日期格式化场景(其余1%为不遵守或者日期格式较为独特的情况)。 1.1. 注意事项 语言/库差异:不同编程语言的标记可能略有不同(如 Java 用 yyyy 而 JavaScript 用 YYYY)。 大小写敏感:例如 MM(月份)和 mm(分钟)完全不同。 兼容性:带 T 和 Z 的格式是 ISO 8601 标准,适合跨系统传输;其他格式可能更适合显示。 2. 教程 2.1. 日期部分 标记 字符串格式化 含义 示例(2025-07-22) YYYY %Y 4位数年份 2025 YY %y 2位数年份 25 MMMM %B 月份完整名称 January MMM %b 月份缩写 Jan MM %m 2位数月份(补零) 07 M %-m 月份(不补零) 7 DDD %j 一年中的第几天? 001-366区间 DD %d 2位数日期(补零) 22 D %-d 日期(不补零) 22 dddd %A 星期几的全称 Tuesday ddd %a 星期几的缩写 Tue(Tuesday) d %w 星期几 0-6区间,0是星期日 E %u ISO的星期几 1-7区间,1是星期一,7是星期日 2.2. 时间部分 标记 字符串格式化 含义 示例(14:05:30) HH %H 24小时制(补零) 14 H %-H 24小时制(不补零) 14 hh %i 12小时制(补零) 02 h %-i 12小时制(不补零) 2 mm %M 分钟(补零) 05 m %-M 分钟(不补零) 5 ss %S 秒(补零) 30 s %-S 秒(不补零) 30 SSS %f 毫秒(3位数) 123 A %p 上午/下午(大写) PM a %P 上午/下午(小写) pm %% SSS在一部分平台可以通过%3f来截取位数。 %% %% A和a的字符串格式化%p与%P要依据平台和本地设置 %% 2.3. 时区部分 标记 字符串格式化 含义 示例 ZZ %z 时区偏移 +0800 Z %:z UTC 时区(+00:00) +08:00(UTC时间,ISO标准) z %Z 时区名称 CST,EST(不推荐) UTC UTC 显式标记 UTC 时区 UTC 2.4. 分隔符和特殊字符 字符 用途 示例 - 日期分隔符 2025-07-22 / 替代日期分隔符 07/22/2025 : 时间分隔符 14:05:30 T 分隔日期和时间(ISO 8601) 2025-07-22T14:05:30 (空格) 替代分隔符(非标准) 2025-07-22 14:05:30 2.5. 常见格式示例 使用场景 推荐格式 示例输出 日期存储(数据库/API) YYYY-MM-DD 2025-07-22 完整日期时间 YYYY-MM-DDTHH:mm:ssZ 2025-07-22T14:05:30+08:00 可读日期 DD MMM YYYY 22 Jul 2025 带时分的时间 hh:mm A 02:05 PM 文件命名 YYYYMMDD_HHmmss 20250722_140530 日志时间戳 YYYY-MM-DD HH:mm:ss.SSS 2025-07-22 14:05:30.375 ISO 8601 标准格式 ...

July 22, 2025 · HaoJun0823

两箱风味椰子水和破防的我

两箱风味椰子水和破防的我,对,这就是我现在的想法。 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入了丁丑月就变得不正常起来,本该赚的钱变成了借的,本该能成的生意被一拖再拖,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在按计划进行却又在最后关头翻了车让人措不及手,直到夏天我也没见得一次“大成功”。 耗着耗着耗成了盆干碗净,从六月生了一场病开始起我就一直喝着可乐吃方便食品过日子,因为心里事情多,因为问题得不到解决,我这人的毛病就是有一点事情在脑子里就睡不着,急脾气总想赶快行动起来把事情解决,可是越这样去着急对我来说越折磨。 就这样,我这一个月瘦了16斤。 我是个相信神秘力量的人,自己今年和父母奔东奔西得不到结果,想着能够找找占卜师来看看我有什么问题,每次都有好情况,每次都能算个好日子,但无一利外每一件事情都没成,就连师傅们自己也拍脑瓜想不明白为什么。 可我还是在拜托师傅们,而且从一周几次变成了一天几次,为什么?因为师傅们算我的凶事都灵验了,赔钱,做不成事,有口舌纠纷,要遭重,每一件都准得不像话,这个时候本来求吉的占卜变成了避险的预测,我也不知道我的这段人生到底是否成为了一段高自由度的情景游戏。 就这样熬了两个月,东拆西补,好在一众亲朋好友在背后支持我我才能好端端地在这7月底有片刻的时间,写写东西做做自己的事情,6月续命的“废宅快乐水”这个时候也喝完了,本来想顺着这个机会把体重减下去,喝点椰子水和气泡水却又踩了个坑。 现在的平台上总会有一些“残品”,可能是运输时候碰到的或者箱子没封好,这种商品只是包装不美观不好销售,因此就在电商平台上成本价卖一卖,我总是会在平台上挑选这种商品让我也能够省点钱,结果我本来订购好以后老妈在平台上看到了便宜一半的“1CO%椰子水”,核算了一下比我那12瓶48块钱的值太多了便觉得可以选择这个,我也没仔细看我也没仔细问,结果收到货却发现这椰子水变成了椰子水风味饮料。 “1CO%椰子水”是一个商标,并不是100%椰子水的意思,只有小字上才写的清楚这瓶饮料里到底有什么:椰子水,葡萄糖,山梨酸钾,苹果酸,80%果汁含量……看着这配料表,我才知道这24瓶闻着是椰子粉兑苹果汁喝下去又酸又辣回口嘴里还是苦的风味是怎么来的了。 我本想退货的,然而再去平台搜索这个椰子水却发现已经没了,父母说就这样吧,这东西有葡萄糖我喝着容易发胖,那他们就当夏季解暑的“小甜水”,我看着另一箱天津产的,神似康师傅酸梅汤包装的“老北京酸梅汤”,再次叹了一口气——吃亏是福啊。 去年因为Intel的13900K缩肛赔个4800我都没有叹气,今年这两箱加起来48块钱的勾兑椰子水给我干破防了,这一个夏天防不胜防,里里外外沆瀣一气,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喘口气,但我想我只能这么熬着,如果没有什么好事,那么希望我能在这些烦恼中保持“被动掉秤”的状态继续瘦点吧。

July 22, 2025 · HaoJun0823

外卖“三国杀”:谁在买单这场暗战?

最近,外卖大战是一个非常火的现象,在几年前“互联网+外卖”刚刚兴起的时候饿了么与美团就曾经有一场胶着的竞争,这场外卖大战最后以美团胜出拉下了结局也奠定了美团在中国外卖平台中的地位,而饿了么被阿里收购以后虽然不怎么强势但也成为排名第二的外卖平台,本以为这个行业不再有什么新鲜事情出现,结果2025年年初京东强势入局又给中国的外卖市场带来了剧烈的变化,京东用一种新思维打破了一家独大的趋势使得美团被打的措手不及,然而京东这几个月的动作并没有分出高下,反而饿了么还从中看到了撬动美团市场霸主地位的机会,就这样,三家平台的“罗圈架”开始上演了。 互联网上讨论这次外卖大战的话题非常多,大部分网友都在聊自己的实际体验,诸如一杯没花钱的奶茶,某个门店爆单累的服务员情绪失控,还引来不少人对“低价,免费”的薅羊毛模式评判与思考,当然,我也一直默默关注着这些个社会热点,我不是一个爱参与公共评论的人,因此大部分时间我都在阅读并观察别人的讨论过程从中获取有效价值,这次我就看到某个评论区里,一家被外卖大战影响深切的商家以自己的第一视角评价这次外卖大战中自己的遭遇。 商家无奈地痛斥这次外卖大战的影响,因为外卖平台大量发放优惠券,用户虽然订餐得到了优惠但商家也要从这种优惠中承担一部分成本,在大数据的计算中每一单都成为了不亏本也不赚钱的辛苦费,最终导致商家从经营者变成了打工人。 很多网友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告诉商家可以提高外卖系统中的餐品价格,折合优惠券以后可以正常价出售,还有让商家不参与优惠活动这样可以避免用户直接薅羊毛,网民们纷纷支招,全国各地的“点外卖”心得都在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亲身体验,活生生的像一份市场调查,然而商家接下来的回答却也让大家哑口无言: “关了优惠券,那平台都搜不到我们家了。” “老顾客那么多,真的舍不得伤害人家的感情。” “想涨价也得涨的了啊,平台本身就限制了价格。” “无论如何,平台都要抽一部分,价格多少我们都是亏的。” 商家的回复体现了他的无奈,而网民们“好为人师”的招数也变得不堪一击,就这样,讨论区变得开始安静起来,我看完这些帖子,心里五味杂陈却又一清二楚,似乎我们很早就知道了平台的这些个“潜规则”,而为了对付这些个条框,我们自己又选择在夹缝中生存,最终变成了温水中的青蛙,慢慢麻木并失去了拜托的手段。 我们不知道这场“三国杀”什么时候会结束,相关部门的介入看起来只能控温,却不能冷却这场无休止的竞争,在我眼里,能够七十二变般驾驭骑手,商家与用户的外卖平台,完全可以找另一个口子开辟新的战场,只要时间足够让这些平台想出别的招数,只要平台恶性竞争“倚老卖老”的问题不得根治,那么外卖大战将会永远存在,并成为消费者,打工人,经营者心中的慢性病。

July 21, 2025 · HaoJun0823

一切都在被量化:一场关于道德与法律的辩论引发的思考

最近我观看了一场关于法律与道德的辩论,整场辩论始终围绕着法律正义与道德底线的冲突展开。双方通过分析一些颇具争议的案例不断援引对立观点进行交锋。其中一位辩手提到的"量化"这个概念,尤其引发了我的深思。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生活的一切都在被“量化”:可口可乐上的营养成分表,房屋的公摊面积,小学生期中考试的成绩,营养专家要求的每日5克盐,银行里的坏账,保险金上的起赔额度,人民的个人所得税……社会正在用数字标榜着每一位参与者,明码标价逐渐成为了是非枷锁。 曾经我上大学的时候我隔壁学院就发生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同学是本地学生,母亲刚刚得了白血病,希望申请学生补助让自己的家庭减轻一些压力,而另一位外地生源的同学虽然住在偏远的乡县,但父母经营得当也能够年入十万,本以为最后这笔钱会给那位家庭遭遇不幸的同学,谁能想到竟然是后者拿到了这笔钱,并且他轻而易举地把这笔钱当作了生活费,并用父母给的生活费买了一部新手机。 当我的同学跟我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也无法想象这个事件的走向如此不近人情,尽管在我眼里他也是一个“占便宜没够”的财迷老道,但面对这种事情的发生他也是有些愤愤不平,这曾出乎我的意料,无论他是把这个事情当作一个逸事来看还是真情流露,每个人在这件事情上都能够产生道德直觉的结果——显而易见的是,学院不应该把这笔钱给后者。 就这样,一个胖子多喝一口可乐可能就是罪过,一位学生少了几个分数就要与大学失之交臂,一家企业因为几万块钱的贷款还不上就要逾期断掉资金链,一个受害者丢了一两千达不到立案的额度只能自认倒霉……大家的生活成本并没有因为量化而清晰起来,反而愈发的束缚,沉重,劳累,我不断地思考其中的原因,才发现所谓的量化也并非是量化,那数字真的就客观吗?那重量真的就合理吗?那金额真的就恰当吗?那尺寸真的就公平吗?那时间真的就准确吗?量化带来的是公平竞争,是明码标价,是心路历程,是硕果累累,但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考制度,是超时几秒就要扣几百的外卖规则,是快递丢失时候的甩锅理由,是需要金钱而迟迟难以获得的融资机会……所以,量化真的是在量化吗? 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我曾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集体会有更加明晰的判断方式,但如今并没有让每个人得到明晰体贴的关照,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比过去丰足了许多但又苛刻了许多,在知识与科技的进化中并没有衍生出来宽容与繁荣,反而被量化切割,分离,支配,分散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各自营生,在生存的过程中被数据与分界线奴役。 我们太执着于公平而用量化来公平地公平,在公平的过程中又因为量化的公平继续量化。我并不懂法,所以我不评价这场辩论用法制量化一切与用道德判断一切究竟是谁更有理,但若我们的社会能够大度一点,在那些不触犯法律原则的事件上凭着内心与道德直觉为众生福祉谋利,我相信这个世界会多一些美好,少一些争议。

July 12, 2025 · HaoJun0823

二十六岁

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就2023年了。 还记得自己经常梦到学生时代的故事,里面的剧情依旧包含着写不完的作业,头疼的考试和喋喋不休的老师,偶尔夹杂着一些毕业以后再也未曾见过的同学在书桌间的眉来眼去……我的学生时代并不明朗,每每做梦这些零星的记忆总是拗着一股压力席卷而来并抨击着我的灵魂,这种橄榄般酸苦里潜藏着一种青涩甜味的感觉无论我如何咀嚼都没有办法咽下肚里。 人常说三十而立,可在我眼里如今的自己连立字的一笔都没有落下,虽说古往今来的一切都是我的参考答案,可我的书包里只有半根铅笔和一张写不上字的纸。善良并没有给我带来一个知道我窘境的同桌,而是让我背负了我不该背负的东西,我总是气喘吁吁的努力着,却从来不知道我所背负的是那么的虚伪也那么的不值得,等我回过味来他们已经纷纷跳了下去,踩着我的头嘲笑着我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又或是虚伪的说上那么几句让他们心安理得的话,大摇大摆的走自己的路了。 我不想作恶,所以那个女人被欺负时,我也在被欺负;我不想骗人,所以那个孩子被攻击时,我也在被攻击。我怪不得任何人,要怪只能自己选择了与众不同的路,既拉不下脸游说一个人去买他不需要的东西,也没那个性子破坏规则参与内卷和潜规则来剥削我自幼以来所热爱的行业——当世界被绑架时,我也就不属于这个世界了。我数学不好,但我总喜欢用分数来表达我的进程,若我有一百岁阳寿,显然我已经渡过了这辈子的四分之一,二十五年来一夕一幕,终究还是觉得我自己太懒散,没抓住时间仓促之间送给我的梦,只剩下我自己端着承诺过修补但依旧支离破碎的未来,被世界丢到了不可回收的垃圾堆里慢慢腐朽。 但我相信,总会有一颗太阳愿意为我停留,总会有一缕风愿意带我寻找我自己的梦,总有一群可爱的人愿意听我讲故事,总有一颗星星能在这迷茫的十字路口让我找到北方……“拿起”是自我人生的学问,但“放下”更是灵魂的解脱。所以我许愿将来的我,二十六岁的我,不再与被欺负的人叹气,不再与被攻击的人哭泣,我许愿我能成为别人的盾,成自己的剑。祝我二十六岁生日快乐,我深知事在人为,但我仍然想再贪心地许下我一如既往的心愿:愿我在乎的和在乎我的一切安好。

August 23, 2023 · HaoJun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