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岁

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就2023年了。 还记得自己经常梦到学生时代的故事,里面的剧情依旧包含着写不完的作业,头疼的考试和喋喋不休的老师,偶尔夹杂着一些毕业以后再也未曾见过的同学在书桌间的眉来眼去……我的学生时代并不明朗,每每做梦这些零星的记忆总是拗着一股压力席卷而来并抨击着我的灵魂,这种橄榄般酸苦里潜藏着一种青涩甜味的感觉无论我如何咀嚼都没有办法咽下肚里。 人常说三十而立,可在我眼里如今的自己连立字的一笔都没有落下,虽说古往今来的一切都是我的参考答案,可我的书包里只有半根铅笔和一张写不上字的纸。善良并没有给我带来一个知道我窘境的同桌,而是让我背负了我不该背负的东西,我总是气喘吁吁的努力着,却从来不知道我所背负的是那么的虚伪也那么的不值得,等我回过味来他们已经纷纷跳了下去,踩着我的头嘲笑着我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又或是虚伪的说上那么几句让他们心安理得的话,大摇大摆的走自己的路了。 我不想作恶,所以那个女人被欺负时,我也在被欺负;我不想骗人,所以那个孩子被攻击时,我也在被攻击。我怪不得任何人,要怪只能自己选择了与众不同的路,既拉不下脸游说一个人去买他不需要的东西,也没那个性子破坏规则参与内卷和潜规则来剥削我自幼以来所热爱的行业——当世界被绑架时,我也就不属于这个世界了。我数学不好,但我总喜欢用分数来表达我的进程,若我有一百岁阳寿,显然我已经渡过了这辈子的四分之一,二十五年来一夕一幕,终究还是觉得我自己太懒散,没抓住时间仓促之间送给我的梦,只剩下我自己端着承诺过修补但依旧支离破碎的未来,被世界丢到了不可回收的垃圾堆里慢慢腐朽。 但我相信,总会有一颗太阳愿意为我停留,总会有一缕风愿意带我寻找我自己的梦,总有一群可爱的人愿意听我讲故事,总有一颗星星能在这迷茫的十字路口让我找到北方……“拿起”是自我人生的学问,但“放下”更是灵魂的解脱。所以我许愿将来的我,二十六岁的我,不再与被欺负的人叹气,不再与被攻击的人哭泣,我许愿我能成为别人的盾,成自己的剑。祝我二十六岁生日快乐,我深知事在人为,但我仍然想再贪心地许下我一如既往的心愿:愿我在乎的和在乎我的一切安好。

August 23, 2023 · HaoJun0823

从“上岸”看当下

今天天津下了一场大雨,畅快淋漓,我本以为能够持续几个小时享受一下夏日雨水的凉意,没想到半个小时就停了。最近忙忙碌碌更多的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焦虑,每天深夜我都觉得心烦意乱难以安眠,想想一个月以前自己雄心壮志的去为接下来设定计划,再看当下这种生活毫无起色的气馁,我只觉得我高估了自己。 不知何时,“上岸”这个词语在考研考公的圈子里经常可以听到,无论是考取资格证明还是出国移民,很多很多场合人们不再去说自己成功,而是“上岸”。大家似乎习以为常,可我却觉得有一种萧条的感觉。上岸本指是在水中的人或者物登上岸边,现如今却成为了大家脱离自己泥潭或者说摆脱僵局的意思,这个词汇虽然有能代表一种喜事,但也同时诠释了大部分“上岸”人之前的生活是不景气且让人觉得泥泞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想到了这一前因后果,但我能感觉到大部分人都没有仔细的去想过,把“上岸”当做稀疏平常的事情罢了,没有思考过其背景。 我只希望我的生活能好起来,我的工作环境能好起来,我的运气能够好起来,我承认自己近年来的努力不如学生时代,但我面对一个与我三观脱节的时代,一个大部分人都在尝试“上岸”的时代,我没有办法选择努力于一件事情,因为我做的任何事情都让我没有办法认为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当下,我更多的会想遵照我自己的心意来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属于我自己,也希望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意识到“上岸”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成败,也有这个社会的盛衰。

June 11, 2023 · HaoJun0823

自我突破 - 内驱力

虽然2023年还没过半但2023年是我人生中变化最大的一年,无论是疫情结束还是乔迁新家,又或者是人生近几年第一份正式工作的种种不利都在刺激着我的价值观的迭代与变化,考研,旅游,挑战……很多很多事情让我无法消化,但回头看过去,我发现我并没有在原地踏步。尽管有些时日实在是艰难,不过时间顺水推舟还是一浪又一浪的推动我向进步的道路前行——思想的转变,认知的提高,精神的梳理……这些变化都在为了未来而准备着,待时机成熟,我也许不是那个最强壮的,但我应该是比其他人站得更高,选择的余地更多。 很多人都知道我是做计算机的,也很多人都觉得我的技术很好,我自评价我是一个纵向技术不够杰出,但十几年来的积累也拥有了横向技术,在面对各种疑难杂症,大大小小的问题面前,我总是能拿出来有价值的答案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正如我所说,没有我的积累,我也无法去解答这些问题。早年很多人都觉得我会是领域里的专家,但实际上我是愈发疏远互联网行业的,我摆脱技术岗一方面也有我不想参与这个已经和我初心所向大相径庭的行业,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自己认知思维上的否定,一种直觉和潜意识的交汇:我不觉得走这条路会让我进步,我认为这条路会让我倒退甚至是被束缚的。我曾是一个初中因为各种琐事到了中专的学生,后来半瓶子水荡来荡去读了个全日制大专,疫情期间自己闲着没事修了个本科双学位,现在也琢磨起来了考研。“我觉得是个机会。”,本来想停下脚步休息的我,打算在30岁以后才去思考研究生的我,趁着这个机会还是打算先试试。“未来是说不准的。”,大环境的激烈动荡告诉我重要的事情更应该在当下,在面前,在脚边解决。 多年前有一句话刺激了我的认知内驱力,“学历只能决定你的下限,不能决定你的上限。”,这句话是一个人皆知之的道理,可是当这句话出现在耳边的时候,确实颠覆了我的固定思维,而后来我也听到了一些类似的话语,例如“人生不是一道单选题,人可以做多个选择。”,这些平常得不稀奇的话语,又是多少人的思维枷锁?互联网时代消磨了人们对“慢节奏”的适应力,大众都知道家常菜要比快餐更健康更美味,但大众在另一条赛道上,又更喜欢速成而非积累,重叠的矛盾最终泥泞在一起,让人慢慢成为一台血肉机器,而非具有精神的人类。 我最近了解了一个词语:思想纵横,来自于人民日报理论版,通读一番下来也有不下的收获,我认为这是自我博弈的一个契机,一个原点。我能理解很多人不喜欢读这种意识形态浓重的文章,但任何事物都需要辩证法来看待,世界上不存在非黑即白,要想提高自己就要放下有色眼镜,拉动自己的内驱力,让自我推动认知的前进才能够变得更加强大。

May 21, 2023 · HaoJun0823

吃烤鱼的阿姨们

2023年4月14日,我和友人经过一年的时间终于见面了。自从我们2019年认识起,我们每年都会在天津吃一次饭,偶尔聊聊最近一段日子的生活琐事,或者是对未来的规划,但是2022年的疫情十分严重,我们根本没有机会见面,友人在河北被封了几个月,约了多次也没能出来见一面,这次相见,对我们来说感觉并不真实又有些熟悉——2022年每日做核酸的感觉不复存在却十分接近我们的当下,而2019年的平常有些遥远却是现实。 我很喜欢吃烤鱼,自从我上大学给同学过生日第一次尝到这种新鲜的味道以后我就欲罢不能了,基本上我一个人自己能吃一条,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对烤鱼情有独钟,只是这些鮰鱼没有什么刺,在炉架上烤得紧实焦香,又在锅里和料汁炖煮出来一种新鲜味道实在让人无法抗拒,不仅我喜欢,我的友人也很喜欢这种滋味。 我们一如既往的来到了之前吃饭的大商场,选择了一家新开的烤鱼店,因为友人糖尿病不能吃太重口味的,我们就选择了不辣的口味,还没吃一半,隔壁就来了一桌退休阿姨,似乎也和我们一样出来聚聚,不过人家是退休的中年阿姨,而我们还在社会里漫无目的的过着每一天。 几位阿姨坐下来七嘴八舌的说着:“今天我买你们不要管了!”,随后服务员拿了菜单过来,开始介绍自家的餐点。 “我看您不会用手机,先让您在菜单上选一下吧。”,“一定要用手机点餐吗?”,“我们也可以……我帮您们点。”,服务员在阿姨们的话语中开始介绍自己的家的会员:“这个很值的,你们不试试吗?”。 这个会员很简单,在这家店里,鱼是按斤算价格的,客人要先去前台选鱼称鱼,知道鱼的重量,服务员和客人询问以后才可以开始烹调,而这个会员只有一斤的价格,能够购买5张一斤的减免卷,意思就是从这次吃鱼开始,有5次机会每次直接减少1斤的价格。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看到桌子上贴着这个会员的广告,想都没想就直接订阅了,毕竟自己喜欢吃鱼,商场一层的那一家没有这种活动,这家鱼新鲜,味道好,小菜选择也多,自然合我心意。而这几个大妈自说自话,想着精打细算,不愿意多花一分浪费钱的,在服务员20分钟的讲解下,没弄明白这个规则。 “哎呀,你跟我们说这些我也不明白。”,“反正我们也不总来这里吃鱼。”,“那你这个钱是怎么算的?”,大妈们互相讨论着,服务员看她们嘴上问着,心里不愿意理解着,也没停止讲解这个会员。 “所以这次就可以用,相当于您这次一分钱没花这个会员然后我们还送您额外4张优惠券。”,“点菜啊,点菜。”,“他们的鱼多大?”,我和友人此时正在吃鱼,阿姨们的声音非常大,服务员也在用力的介绍,但最终她们还是放弃这个会员了。 我和友人本以为只有这些,然而这才是开始,等服务员把鱼端上桌子,几个阿姨就开始无休止的对这条鱼评头论足。 “这是辣的吗?”,“哎呀,你看这,这蒜辣,不是辣的。”,“这不就是粉条,蒜。”,七嘴八舌之中,她们又开始质疑起了这条鱼:“这鱼是我们的鱼吗……我跟你说,这肯定是死鱼……他们那个厨房里肯定有个水槽里面都是死鱼……” “服务员!这是我们的鱼吗?”,一个阿姨大声的说着,而服务员听到以后也快速走了过来。 “我们都是现宰现杀的,你也看到了。” “那我们只看到你杀鱼了,你做鱼的时候我们可没看到。” 服务员面对四位阿姨根本没有说服对方的能力,于是她就喊来了领班。不得不说领班的还是有水平的,她站在大妈们面前,仪态自然,也没有刚才那位服务员那么紧张怕事,一句话,阿姨们就老实了很多: “我们可以去看录像,我们都有监控的。” 阿姨们老实了很多,声音也小了很多,但她们还指着鱼,用筷子按着鱼的骨头,继续力争自己的观点: “我们不是第一次来了,你看这个鱼,这个地方,你要是活鱼,应该特别嫩,在看这边,这么老,怎么回事?根本吃不出来活鱼的鲜味。” 领班服务员看出了阿姨们的意图,也只能委婉的一些安慰客人的话: “这可能是厨师改刀的问题……” “不是一回事儿……这两码事!” 阿姨们争先恐后的说着,作为食客表现得比厨师们还明白,到这时候,我和友人已经憋不住了,所以我选择去结账,而友人也选择收拾东西准备和我离开。 就在我结账的时候,那位一直介绍会员还被质问鱼是不是活鱼的服务员还在跟我嘟囔:“我们根本不用死鱼……”,我也附和几句,表示理解,就和友人快速离开了,后来走出店铺我还和友人打趣地说: “这鱼在你面前你选了当着你面宰了放着,搁在盆里不给你做,故意拿死鱼出来给你做,图什么呢?难不成这个鱼还要做法事过头七才能下锅吗?” 我和友人笑了笑没说话,这件逸闻也就随之了去。 这是当时发生的事情,在很多人心中可能就是个茶余饭后的笑话吧,然而那一天我记得我还说了另一句段话: “这就是我生活的环境,几乎出门就会遇到这样的大爷大妈们,不工作了以后就带着自己的兄弟姐们朋友亲戚出来玩,遇到一些事情还在用旧思维去思考,然后在社会里去刁难那些和他们孩子侄儿一般大的年轻人。”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呆在这里呢?”

April 26, 2023 · HaoJun0823

心中的深海鲸鱼

大概23岁之后,我总是在幻想自己躺在深海之中,向着海面望去,一条鲸鱼在阳光的照耀下缓缓游动着,身边的水草慢慢漂浮着,五颜六色的珊瑚,活灵活现的鱼群……这一切,我只能想得到,我却看不到了。 小时候我很喜欢画画,我记得几岁大的时候,姥姥家里还没有重新装修过,那种油漆糊过的绿墙还能用水笔写字,我只记得我有一套蜡笔,在那绿色的墙上涂来涂去,只需要用湿毛巾一擦,一切又会恢复如初。 我接触电脑很早,只记得《金山画王2003》是我小时候经常用的软件,打开软件以后,里面有一些工具可以画出3D效果带动画的功能,还有可以把GIF变为,在背景BGM的循环播放(程序内文件:back0.mid,网易云:S W E T 黄兆勇)下,我可以一个人一玩一下午,那就是我最简单的快乐。 我写字不好看,因为我自小是左撇子,父母没耐心教我写字,我自己又不是那种聪明孩子,上了预科班以后,老师又让我用右手写字,可我改了右手,再怎么写也写不出来自己心里的那种感觉了。 我只记得,小学一年级学校有很多兴趣班,我想去学画画,父母和班主任只要求我学书法,他们认为我写字难看,高考也不会有什么很高的卷面分。我只记得那个下午,我想哭却又不敢哭,我看着父母带着我去找兴趣班的老师,看着他们报名书法,我只知道我自己没有什么机会去学自己想学的了。 书法课上,已经退休的老师拿着戒尺在教室内转着,可顽皮的我还是不愿意去写字,我总会把硬笔字帖弄得脏兮兮的,因为我不爱写字,我不喜欢这种刻板枯燥的事物。后来这堂课也就上了一个学期,从而年纪开始,我就没有继续上过了。 等到三年级,我又有机会去学画画,可是那时的我已然是没了那份恒心,不知怎么的,那时的我太过于活泼顽皮,在老师眼中,我也是那个不懂事不听话的学生。 大学以后,总希望自己重拾梦想,我总会想起这条鲸鱼,我总会和友人谈起这条鲸鱼。在这种心情的影响之下,我便在网上报了自己网络课,想要重头学起。虽然每一次作业都坚持画了,但我还是没画出自己想要的画,我能感觉到那种自己不管怎么去学也没有办法融入内心的复杂情感,一草一木都很清晰却又陌生,就算借助电子设备,我也做不出我想要的效果,这并不是我对我自己要求很高,而是我根本没有任何思绪去掌握要领。 后来才发觉我自己好像得了心盲症,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只想得到却看不到了,儿时我还会自己思索童话故事,能想出来很多有趣的构思,可是长大以后,也许是初中吧,我便没得这种能力了,也就没办法把脑海里的事物重现出来了。 我想,这一切都是我儿时落下的顽疾吧,如果以后我有孩子,他想去学画画,我便会让他去学画画,毕竟我活到现在也没参与过真正的高考。 我多么希望有一天能成为梦想中的自己,把眼中的一切画出来,告诉别人我的世界是这番景色,想把我的诗与梦记录下来,记在纸上,记在我的心里。 然而心中的深海鲸鱼,是我过去梦中不可求的,也是我未来也难以求得的。

April 24, 2023 · HaoJun0823